《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张一帆   2017年04月04日


  今天要分享一本书了,其实一直想做这个栏目。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下定决心去开始做起。另外,这个页面其实已经挂在本博客上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因为jekyll框架没有对分类的文档做分页功能,所以有可能这个分类里面的文章会慢慢的变多变长,在几年时间内这个list页不会太难以忍受,但是如果我写很多的读后感的话,想必加载起来就会费劲起来了。不过还好,现在是刚开始,这些问题不是很急,而且页面展现的样子还是不错的。所以,我打算先这么凑合用着XD

  其实这本书很早就读完了,大概是在2016年6月份吧。起因是部门刚刚组建,招了一批心人。你知道刚建立的部门都跟打鸡血一样,分享什么的不可能差的。所以,大家有分享工作经验的,有分享帮助工具的,居然后来还有人分享看过的电影的,而且别人还特么的听的挺带劲。由于,我是第一个做分享的人。所以,我自然有很大的主动权,就这样我选择了给大家分享一篇我的读后感,主要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

  你别小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你说一个人自从生下来就开始与别的人一起沟通,从小到大你想要什么想做什么都会与别人产生交集,那么小的时候还好,大家都能够让着你,让你产生了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所以自己任性一点也没太大的关系。但是,随着你的年龄越来越大。从升学到毕业再到踏入社会,你会慢慢滴发现你的周遭出现了很多都是跟你一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些人有些不会替别人照相,有些人跟别人经常产生瓜葛。作为主人公的你,肯定会想一想:你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改变其他所有人的意愿?如果不能的话,你应该如何去做呢?当然,很自然的就会想如何跟别人产生交流,从而改变彼此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立于社会必要沟通。有效(正向)沟通是需要有好的方法的。有了好的方法才能够让沟通的变得事半功倍。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的作者就对沟通展开了思考,从而写下了这本书,书的名字叫做《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首先,让我们看看书中所说的作者概括的四个关键要素:

  • 坚持自己的个性,让自己的独特之处发挥作用。
  • 准备越充分,你就越自信。
  • 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有趣。
  • 学会从他人的思维角度出发,真正在意对方。

  第一,人总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如果是直发,就总想着烫成卷发,如果本身就是卷发,又总是羡慕那些直发的。我们总是在两个极端徘徊。

  性格方面也是如此,我们这些内向的人往往想要成为外向的人,因为后者似乎在应对生活及人际关系方面更为自如。观察外向的人如何交流很有益,因为我们可以采纳那些适合自己的技巧。

  其实,相对于交谈,倾听有时候显得更为重要,从倾听中我们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在倾听方面,内向性格往往更具优势。

  作者说,他从事沟通力培训很多年。不管是何种身份、教育背景和收入情况,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

  • 交谈困难症
  • 倾听困难症

  不论上面的哪种,他们只要能够结合自身的长处和性格特点,沟通就可以顺利进行。不管我们是偏向于安静还是偏向于表达,这都不是错误。我们越是煞费苦心改变自己,越是努力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就会越感到沮丧。

  第二,作者认为一定要自信,至少看上去要如此。不要不好意思,因为你并不孤单。作者拿自己在研讨会之前的一天对会场做了充分的熟悉,以至作者当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并不感到会场的压力。

  可以说,充分准备是让交谈更为顺利的简单方式,预先思考的越多,你就越自信。

  第三,卡耐基曾说过“与其花两年的时间让他人对你感兴趣,不如花两个月的时间真正对他人感兴趣,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朋友。”所以说,改变只能由内而外产生,你只有真心对他人和世界充满好奇,才会真正达到预期的结果。

  第四,如果你能够帮助他人、满足他人所需,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需要也会得到满足。当你在社交场合犹豫:自己要不要接近某人,开始交谈呢?淡定的主动做出尝试,通常结果会让你非常意外,非常惊喜。

  最后,作者给出了肯定的定理:没有人是天生的沟通达人。只要遵循着作者提供的“工具”,就能够对下面这些问题得出结论:

  如何了解真实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沟通技巧。

  • 如何深入倾听他人。
  • 如何有效地提问。
  • 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创造性能量。
  • 如何恰到好处地结束一次交谈。
  • 如何应对比较棘手的局面。
  • 如何应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沟通问题。

  好了,有了这些基本的介绍,我想也让你明白了这本书要讲的那些道理了。其实,道理都很简单。但是,当你真正的要去做的时候,却发现如此之难。这并不怪你,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任何事情都包括主动方和被动方。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两方融为一体,让这两方傻傻分不清楚XD。适用于每个人的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找不出标准答案。但是,有个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那就是只要是你遵循着你的真性情,就一定不会错。

  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内向型,一个是外向型。书中也对这两类做了明确的定义。

  “内向型”是指那些通过独处就可以获得能量的人。他们并不一定很害羞,但是,在和一群人相处之后,他们更需要个人的空间。他们倾向于在内心里自我反思,而不是和他人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可能在集体讨论时他们不太容易参与其中,但是,之后他们会独自把问题思考一遍。通常情况下,他们的最终结论都是很可靠的,而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这样的结论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酝酿和总结。他们并不是不善言谈,只是倾向于先思考再开口。

  “外向型”是指那些通过群体交流获得能量的人。他们倾向于通过交谈来思考。人越多,他们越是活跃。交谈中,他们通常都能够最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反应敏捷,不会因为人多势众而恐慌。可能一开始的结论略显浅薄,不过,他们会意识到这不过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最后会有更好的结论。

  那么如何分辨你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的呢?书中也给出了一套题,做完根据所得分数就能够算出你是属于哪一类的。其实我觉得这个题没太大必要,谁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啊?我们关心的是不管我们是啥性格,在遇见事儿的时候,用哪种解决方法更为合适罢了。或者说,哪种性格可以在社会上混的更开而已。另外,我们需要的是沟通技巧,比如当一个人表达了他自己的意见以后,你应该如何回复才能够让事情向着你更愿意看到的结果为导向。